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资讯>正文

遏制疫情感染源头,东生生物氧化氢灭菌器成急救车辆消毒保障

时间:2020-11-24 11:30:52    来源:新讯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为了有效控制疫情,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关注度医院、核酸检测等防疫站点情况,对于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上,各类场景均有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在发热病人的急救车转运后,如何对车辆进行消毒等分别给出了明确的相关指导意见。

  浙江省《针对转运新型冠状病毒疑似及确诊病人救护车消毒指南(试行)》,为指导和规范新型冠状病毒救护车消毒工作,根据原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 年版)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结合疫情特点,特制定本操作指南、新冠病毒流行期间转运新型冠状病毒疑似及确诊病人救护车消毒技术指南。

  一、消毒原则

  1、消毒范围

  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转运新型冠状病毒疑似及确诊病人的救护车原则上应专车专用,做好预防性消毒,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转运过程中疑似或确诊病人的呕吐物、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可能污染的其他物品进行随时消毒,当转运任务完成后进行一次彻底的终末消毒,做好对车内空间终末消毒和外部整车的清洗。

  2、消毒方法的选择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对救护车进行化学消毒时应选用含氯类、过氧化物类等高效消毒剂或复合双链季铵盐类消毒剂,按照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

  二、个人防护要求

  对所有转运疑似或确诊病人的救护车进行终末消毒时

  需要进行二级防护,防护要求为一次性连体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N95)口罩、防护眼镜或面屏、一次性手套(乳胶或丁腈)、一次性脚套、一次性使用工作帽、长乳胶手套。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洗手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三、车内消毒方法

  1、车内空气

  (1)3~5%过氧化氢溶液(20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60min后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可配置过氧化氢气化/雾化消毒机进行空间消毒,使用按照厂家说明书执行。

  (2)也可使用紫外线灯消毒辐照60min,确保每立方米达到1.5w以上(如每支灯管额定40W,则可以辐照26.67m3)。

  2、物体表面

  ①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湿抹布、拖布或同等效的消毒湿巾擦洗担架、扶手、救护车地面等。如被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应先清除污物再消毒。作用30min后开窗通风,并清水再次擦洗消毒表面。

  ②止血带、氧气湿化瓶建议使用一次性用品。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除颤仪电极板、药品急救箱、除颤仪、心电监护仪、车门内外把手使用75%酒精或同等效果的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③救护车外部用清水冲洗干净布擦干即可,驾驶室如无污染可用75%酒精或同等效果的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如怀疑污染参考以上物体表面消毒方法①。

  ④负压救护车过滤除菌系统的滤器或滤材应及时请专业清洗维修人员进行清洗消毒并定期检修、更换;清洗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或直接喷洒至完全浸湿,作用60min,再进行清洗;更换下来的废弃过滤器或滤材直接密封做焚烧处理,执行清洗消毒的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四、注意事项

  1、运送带有血迹、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患者时,担架上应多铺一层一次性床单。

  2、救护车内应备有快速手消毒剂,在进行抢救治疗及其它侵入性操作时,先进行手消毒,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处理。

  3、救护车上产生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4、使用过氧化氢雾化或汽化以及其他消毒设备进行空间喷雾消毒方式工作后无需再进行物体表面擦拭消毒。

  上图为:过氧化氢消毒图样

  东生生物研发的便携式消毒机应运于急救车辆消毒特点:1.消毒时间短:按照正常车辆,10立方进行计算,消毒时间10分钟,静置30分钟,完成消毒。2.设备的便携性:设备总重量6KG,内置锂电池,可彻底解决了消毒场地的问题,可以随时进行消毒工作,充满电,可作用于6-9辆车消毒。

  消毒效果测试:

  实验结束∶

  3.1设备屏幕显示,消毒完成。

  3.2取出化学指示卡,观察变,况∶各布点化学指示卡均已完全变色,如下图所示∶

  注∶最上方的化学指示卡为对照组。

  3.3生物指示剂取出后,进行接种培养,培养结果∶除阳性外,其他均未长菌,结果如下图所示:

  4、实验结论∶

  各点化学指示卡变色程度一致、且完全变色表示空间内过氧化氢分布均匀。

  生物指示剂除阳性外其他均未长菌,表示该消毒参数下,消毒有效;

  消毒结束后,打开车门,观察车内各设备表面,均未见损伤,且无明显残留气味。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